展開

請注意防治穗稻熱病、紋枯病 確保水稻產量與品質

  • 發布日期: 2003-04-29

預警內容

本縣一期作水稻正值分蘗盛期,適逢高溫高濕的氣候環境,適合稻熱病及紋枯病的發生與蔓延,零星地區已出現紋枯病病斑;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特別呼籲農友注意防治,採取必要措施,以確保稻米的品質與產量。 穗稻熱病主要發生於穗頸、枝梗、穀粒及護穎等部位,其中以發生於穗頸者對產量的影響較為嚴重。水稻在抽穗前,稻熱病胞子隨著雨水或露水飛落在劍葉葉舌及葉節上,當稻穗抽穗經過該部位時,即被感染。罹病初期,在穗頸及枝梗上之病斑呈淡褐色或暗褐色,嚴重時影響整穗發育,並自罹病部位彎曲而形成俗稱之「吊穗」或「吊狗」;在穀粒的病斑則為暗灰色或白色。肥料的施用和稻熱病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,多施氮肥,尤其是一次多施將會造成水稻植株軟弱,降低抗病性而助長得病的機會,因此氮肥的施用應特別慎重,不宜過量。為防止穗稻熱病的發生,請農友在抽穗前5│7天及齊穗期施用七五%三賽唑可濕性粉劑三000倍,每公頃施用0.四公斤或任選「植物保護手冊」所推薦的農藥之一種來防治;藥劑宜輪流施用,以免產生抗藥性。 紋枯病主要發生於葉鞘、葉片及穗等部位,尤以葉鞘部位受害最為嚴重。發病初期 於葉鞘外側形成灰色乃至暗灰色之橢圓形斑紋,周緣則呈不明顯之病斑;如環境適宜,同一葉鞘上所生鄰接之病斑迅速擴大融合成虎斑狀,俗稱「臭腳銅」。通常於分蘗盛期至孕穗期最適合病勢之進展,罹病稻株之葉片初呈濕潤狀,漸呈黃色而凋萎;嚴重時可使生育後期之稻株倒伏,對產量的影響很大。在水稻分蘗盛期如發現病斑即應開始施藥,第一次施藥時,將藥液直接噴射到葉鞘部位;第二次施藥,因稻之感病性增高且病勢向上進展,應將藥液噴射於全株。藥劑防治可選用二五%賓克隆可濕性粉劑二000倍,每公頃施用0.五公斤或二四‧九%待克利乳劑三000倍,每公頃施用0.三三公斤或施用一‧五%福拉比粒劑20公斤\公頃,田間保持3│5公分水位,維持4│5天,隔十四天再施藥一次,連續兩次對紋枯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,亦可任選「植物保護手冊」所推薦的農藥之一種來防治。請各位農友留意田間情況,注意防治,俾減輕受害,維持水稻正常生長,確保產量與品質。

檔案下載

回頁首